微山卖梨古风小说网>历史穿越>寒门首辅 > 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
    .,最快更新寒门首辅最新章节!

    商贾在大明朝并不算惨,但一直难以获得顶层资源。

    如果谢慎可以给他们这个资源,商贾未必不会投入谢慎的怀抱。

    这个资源并不是指做官,明代并没有规定商贾之后不能做官。内阁大学士张四维便是晋商之后,不一样做到了内阁首辅?

    谢慎要给商贾的资源是办厂,兴实业。

    明代中后期一度出现了资本萌芽,之所以被扼杀是因为自身制度的问题。

    正因为朝廷不禁止商贾之后参加科举,其子弟一旦科考中第,就摇身一变成了官绅。

    有了功名官位可以躺着捞钱,谁还愿意没日没夜的卖苦力。这便是资本萌芽被扼杀的真正原因。

    但如果给了商贾办厂做实业的权力,他们就会考量其中利弊。

    科举中第,光耀门楣的可能性不是没有,但确实太低。

    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,倒不如靠办厂做实业来扩充提升实力。

    毕竟这和一般的经商还不同,属于手中攥着王牌,旁人便是想欺凌也得顾忌些。

    眼下大明五口通商,资本和技术的输入是很多的,未来可办的实业有很多。

    即便不考虑将来,就眼下看能够办的实业也有很多。诸如织造厂,造纸厂,织染厂,酒厂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其实工厂和作坊的区别不在于规模,而在于能不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。

    譬如织造一事,在江南古已有之,几十织机的作坊更是无数,可为何不能发展为织造厂,便是因为不能进行规范化管理,没有制度性的东西。

    谢慎准备开放一个口子给这些商贾,有远见的就会看到前景投身进来。

    一旦这些商贾有了实力,就可以作为对付士大夫的利刃,改变大明重道德不重能力的情况。

    谢慎曾经想过多种改造士大夫的可能性。最终他发现不给一些外部压力,想让这些士大夫主动改变是不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