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事难全遂,物不两兴。

    这话对小玉儿来说,真是一点儿都没错。因为多尔衮又要上战场了。说真的,小玉儿讨厌打仗,确切地说,她厌恶战争。或许在男人的眼里战争意味着军功、荣誉、财富,还有权势,但在她看来,战争带来的只有流血和死亡。她,怕打仗,更怕多尔衮死在战场,怕极了。

    在多尔衮离开盛京之前,小玉儿使出了浑身解数,缠着他,问他战场的事。若是没有两世为人,多尔衮绝对不会对小玉儿吐露半句战场之事,如今两人感情深厚,她又如此担心,多尔衮便与她说了一些。即便这样,他告诉小玉儿的也只是外面众人都知道的事情而已。

    小玉儿呢?在知道多尔衮这次是要去明都打李自成的时候,就拼命地回忆这部分的历史。令她又一次失望的是,她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前世关于清朝的一切,确切地说,是她没有办法想起哪怕一件“此刻”之后的事情。

    这些年的古代生活,小玉儿适应得很好,但她很清楚地知道,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。她记得唐诗宋词三百首,记得五线谱,甚至记得她还是于欣然的时候各种明星的八卦,却再也无法想起这个时代的事情。她的记忆就好像一本完整的编年体的中国史书,偏偏清朝的那一部分被人撕掉了一般。不仅如此,和现在这个时代有关的事情,她也回想不起来半分。

    小玉儿隐约觉得自己应该是知道多尔衮结局的,可她想不起来,而且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:她可能再也不会记起关于清史的任何事。所以,越是临近多尔衮出征的日子,小玉儿就越是烦躁。多尔衮是何许人?他知道小玉儿在担惊受怕,可他不能不去。再三保证一定会保重自己后,最后的几天,多尔衮拉着小玉儿疯了好一阵子,最终还是踏上了远征北京城的征途。

    大军离开盛京没几天,小玉儿就被哲哲皇后请进了皇宫。

    哦,对,现在应该叫皇太后了。看着身为母后皇太后的哲哲,一如既往的雍容富贵,小玉儿内心颇为感慨:果然有句话说得对,在皇宫里,最尊贵的女人不是皇后,而是皇太后。哲哲和大玉儿因着福临的缘故,已经成为了这盛京后宫中的唯一霸主。

    “看你,多尔衮才走了几天,就瘦了一圈,看得我心疼。”哲哲的目光里满是对小玉儿的疼惜。小玉儿看不出哲哲哪怕一丝一毫的勉强和佯装,陪了哲哲没一会儿,就见有宫人通禀范文程求见皇太后。小玉儿心知,新皇年幼,哲哲和大玉儿这两位太后娘娘还是忙得很的。

    很识趣地提出了告退,小玉儿在离开之前,福了个身子,对哲哲说道:“娘娘,其实臣妾还有件事想跟您讨个恩典……”哲哲听后没有马上应允,而是问道:“什么事儿还值当你这样一本正经地讨要?”

    小玉儿笑了笑,说:“臣妾难得进宫来,不知可不可以去看看贵太妃?臣妾听闻这些日子她身子抱恙,想去看望一下。”可能是没想到小玉儿会提出这个要求,哲哲微微一愣,继而笑道:“难得你有这份心,那就去看看她吧。”

    若说这盛京皇宫之中,近来有谁过得不好,那必然是贵妃娜木钟无疑了。哦,对了,现在应该叫贵太妃。来到娜木钟的住处,看着往常热热闹闹的钟粹宫,如今门庭冷落,小玉儿心中有些不太好受。这是自福临登基以来,她第一次进宫看望娜木钟。娜木钟见小玉儿来了,一如往常那般招待她,半点看不出“身子抱恙”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姑姑,您……身体可还好?”

    娜木钟之前为博穆博果尔谋划的事情,小玉儿是清楚的,而且她也知道,娜木钟并不是她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和善、无害,甚至对之前对她的好,也有着很多算计和利用。然而,娜木钟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,第一个对她表达出无尽善意的人,并且还教导了她很多皇城女人的生存之道,因着这一点,

    小玉儿还是很担心娜木钟现在的处境。

    听了小玉儿的话,娜木钟微微一愣,旋即嗤笑了一声说:“我是好得很,只是别人不希望我好罢了。”这“别人”,自然说的是哲哲和大玉儿姑侄俩了。她们之前的恩恩怨怨,小玉儿也只是略知一二,但是,现在那两位其中一个是皇帝生母,另外一个是先帝元后,娜木钟一个过气儿的太妃娘娘,小玉儿也只能劝说道:“您这就是说笑了,就冲着十一阿哥,您不也得好好的吗?”

    提及博穆博果尔,娜木钟的眼神瞬间温柔了下来,是啊!她的儿子才三岁,在这吃人的后宫里,她要尽一切所能将他养大成人。所以对于小玉儿表现出来的善意,娜木钟很愉快地笑纳了,对她说:“你难得来看我,走,我带你去看看博穆博果尔去。这个小子,现在皮得紧呢!”

    此时已经过了立秋,今年立秋后,天气颇为凉爽。盛京的皇宫也没有了前些日子的浮躁,小玉儿陪着娜木钟往博穆博果尔住的地方走去,等她们走到的时候,刚好皇帝也在。于是,小玉儿见到了贵太妃娘娘那个古灵精怪的宝贝儿子博穆博果尔,同时,也见到了一脸严肃的小皇帝福临。

    见到皇帝,一行人都规规矩矩地行了礼。别看福临年纪小小,皇帝的架势却一点儿也不弱,稳稳当当地叫了起磕。福临没怎么见过小玉儿,当然,博穆博果尔也是一样。小孩子总归还是小孩子,好奇的心性还是有的。